銀鋼服務電話


微利鋼鐵業 鋼產業開始轉型

「鋼鐵業務不賺錢了,只能轉向其他賺錢的業務。2011年武鋼集團的利潤大部分來自於非鋼產業。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大力發展利潤更高的非鋼業務不足為奇。」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對本報記者表示。(銀鋼)

被放大的「武鋼養豬」

事實上,「養豬」只是武鋼向「非鋼」轉型計劃的一部分。

「十二五」期間,武鋼將規劃投資300多億元發展相關產業,涉及海外資源開發、鋼材深加工、國際貿易、高新技術、煤化工業、工業氣體、物流產業、綜合利用、後勤服務等,鄧崎琳表示,「這將是武鋼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武鋼要把「相關產業」做強做實,成為新的增長點。

「在相關產業的九大板塊里,綠色養殖只是我們綜合後勤服務裏面六七個板塊中非常小的一個部分。」 陳永志表示,這些原來為集團服務的後勤都是輔助和服務性質的第三產業,當成一個產業做大也是無奈之舉。

主業沒有利潤,是鋼企轉而投身「副業」的重要原因。鄧崎琳算了一筆賬:眼下1噸螺紋鋼大概是4700元,平均每公斤4.7元,而最便宜的豬肉每公斤已接近26元,也就是說,「一公斤鋼材價格抵不上四兩豬肉」。武鋼2011年2000餘億元銷售額,只有30億元利潤,鋼鐵主業只貢獻了10個億。

按照鄧崎琳此前的說法,2012年武鋼將在武漢市周邊丘林荒地買幾千畝,養豬養雞種菜,發展立體養殖和綠色養殖。除種菜養豬外,武剛還將成立「城市現代服務公司」,其後勤集團已與華潤集團簽訂了一攬子合作計劃,開展燃氣電力等多項合作。

至於武鋼在養豬產業上的具體投資情況,陳永志告訴記者,「具體的項目還在規划過程當中,由規劃部門在操作,我們現在也不好說這一塊具體會佔多少,得等規劃方案出來。」

鋼鐵全行業虧損

在苑志斌看來,武鋼「養豬」只是一個新聞噱頭。武鋼向多元化發展的原因只有一點——鋼鐵業務不賺錢了,只能轉向其他賺錢的業務。

當前,中國鋼產量約佔全球產量的一半,是不折不扣的世界鋼鐵大國。但中國鋼鐵生產行業年銷售利潤率已連續2年不到3%,遠低於全國工業行業6%的平均利潤水平。從利潤回報上講,「鍊鋼」確實不如「養豬」。

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2011年四季度,若扣除投資收益等項目,鋼鐵生產主業基本全行業虧損,國內鋼鐵行業全年銷售利潤率僅為2.4%。2012年年初的虧損狀況比2011年年末「更為嚴重」。根據中鋼協對國內29家500萬噸以上產鋼規模企業進行的統計,2012年1月有12家虧損,虧損面達41.38%,平均銷售利潤率也進一步滑至-0.89%。中鋼協副會長劉振江警告說,中國鋼鐵業已從全行業「微利狀態進入虧損狀態」。

「實際的情況可能更糟糕,1~2月份,大部分鋼企都是虧損的。報表數據很多都是做出來的。」我的鋼鐵網高級分析師曾節勝對本報記者表示。

苑志斌分析指出,從鋼鐵企業的利潤表來看,主營業務收入和成本支出佔據主要部分,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佔比較小。國內鋼鐵行業利潤微薄的原因主要是鐵礦石供應受制於人,鐵礦石價格的不斷上漲導致鋼企成本大升,經濟滑坡導致鋼價下跌的同時鐵礦石價格回落卻大幅滯後。鋼企深受高價鐵礦石之害,利潤長期處於較低水平。

另一方面,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家宏觀調控影響,需求不斷下降,造成產能嚴重過剩。按粗鋼表觀消費量在6.88億噸左右計算,產能過剩率約已達到122%。「目前的產能過剩屬於結構性過剩,房地產市場的旺盛帶來了長材的需求,過快增長的供應導致產能過剩。隨着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以及國內鋼材市場的整合,產能過剩局面將會有所緩解。但消化則可能要到”十二五”末期。」苑志斌表示。

曾節勝也表示:「鋼企主業品種在盈利邊緣,甚至虧損。現在整個行業增長減緩,受房地產影響,汽車、造船、機械等下游需求都不太好,估計要持續三五年,進行大的整合。」

鋼企普遍靠「非鋼」

其實,在2011年,武鋼就已加大投資非鋼產業,非鋼產業20.8億元的利潤,佔到整個集團利潤的六成左右,為武鋼建廠53年來首次超過鋼鐵主業的利潤。

陳永志告訴本報記者:「在武鋼現有的相關產業里,高新技術做得比較好,有一個工程技術集團,和國外合作一些項目,還有鐵礦石的資源開發和國際貿易等幾個主導板塊。」

上述業務板塊也是武鋼向非鋼產業轉型的重心。特別是鐵礦石更是近幾年武鋼投入最大的一塊。武鋼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等方式,投資開發了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利比里亞等國8個海外鐵礦石開發項目,鎖定海外資源量達幾百億噸。分析人士稱,「2011年估計五六成可以自給自足。」

武鋼似乎嘗到發展非鋼產業的甜頭。根據武鋼的計劃,「十二五」末總收入將達到3600億元以上,非鋼產業收入1100億元以上,佔比要從現在的8%提高到30%。

鋼鐵主業不掙錢,並非只有武鋼一家在試圖「另闢蹊徑」。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日前透露,2011年寶鋼五成利潤來自非主業。他表示,2012年內地鋼企的虧損情況較為嚴重,鋼企發展非鋼產業實屬迫不得已。寶鋼非鋼產業2011年的利潤貢獻率達到了50%,雖收入遠不及鋼鐵主業,但是利潤貢獻較高。

本報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寶鋼除鋼鐵主業外,還涉及資源開發及物流、鋼材延伸加工、工程技術服務、煤化工業、金融投資、生產服務等多個業務板塊。「寶鋼在股票市場做得不錯。」一位不願具名的寶鋼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對此,曾節勝表示:「鋼鐵產能競爭比較嚴重,很多企業從這方面考慮,分出一些精力投入到其他行業,一方面是產業鏈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其他相關產業,主要是為了規避風險,盈利以副業來養主業。另外,鋼鐵企業是資金密集型企業,資金流方面比較充裕,而且多為地方政府所支持,從銀行貸款比較容易,這也是鋼企有能力多元化的重要原因。」

鋼鐵業小資料

國內市場繼續處於鋼材消費淡季,社會庫存明顯增加,鋼材價格繼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