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區環保局今年來緊緊圍繞轉型升級這一中心工作,創先爭優,勤查重罰,從嚴監管,堅決淘汰落後產能,以切實發揮出環境保護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引導、倒逼和服務作用,全力推進了全區生態文明建設。
出台新政重拳打擊屢次環境違法行為
南湖區環保局出台《自由裁量權實施細則補充規定》,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對排污企業屢次超標排放污染物的,在處罰告知書中明確告知當事人已被立案查處的次數。凡被第二次立案查處的,將按照法定最高額度進行罰款,並通報區級各職能部門,建議取消一切年度評優和先進資格;凡被第三次立案查處的,將按照法定權限責令限期治理。並將其列入環保不良信用企業名單,在媒體中予以公示。
同時抄送各大商業銀行啟動綠色信貸機制。凡被第四次立案查處的,報請區人民政府責令關閉,並依法作出停止或限制向排污單位供水、供電的決定。
該規定實施後,已查處罰違法案件313起,共處罰款538萬餘元,辦案數量和執法強度位居全市前列。有效提升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的執行效力,加速取締關停了無證無照、無污染治理設施的企業,促進轉型升級,也切實體現環境執法的公平性。
行業整治淘汰落後產能引導結構調整
南湖區通過開展電鍍行業專項整治,對整治無望的5家電鍍企業實施了關停,對9家企業投入資金達4800萬元實施整改;通過開展廢塑料造粒行業專項整治,對10家塑料造粒廠實施了關停;通過開展豆製品行業專項整治,環保鐵對36家豆製品廠實施了關停;通過開展化工企業專項整治,10家企業簽訂搬遷協議,5家治理無望的企業被迫自動關停。通過開展造紙行業和印染行業專項整治,對不能達標排放的3家企業實施關停;通過開展磚瓦行業整治,對九家磚瓦廠實施關停,現全區75%的磚瓦廠已經拆除。專項整治引導企業建立「低污染、低能耗、高科技」的生產模式,「騰籠換鳥」打好產業優化戰役,促進產業集聚,打造生態工業園區。
高額或高限罰款關停整治無望企業
今年來南湖區環保局環保鐵以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為載體,開展了春雷、綠劍等一系列環保執法專項行動。1-10月份共出動執法人員6700多人次,檢查排污單位3100餘家次。開具20—50萬高額罰單12起,處罰力度創歷史之最。對「未批先建」、「批建不符」且整治無望的嘉興市南湖區大橋鎮春雲塑料造粒廠等4家廢塑料企業,處以法定最高額罰款迫使其徹底關停;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生態功能區規劃的嘉興市吉元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等5家重金屬企業企業,用高額處罰「倒逼」其自動關停或另選址搬遷。有力震攝了違法行為,在整治突出環境問題上實現了突破。